台東金崙
Rigel 趴趴走
生活 玩耍 拍照 顧小孩
2024/07/13
2018/02/16
2018 春節小旅行 day 1/3 part 2
於是去另一個調查好的景點,南庄雲水度假森林。幸好這裡有供餐,人也沒有很多。
門票一個人兩百元,可抵消費一百元,老闆只跟我們收兩個大人的門票。
我們點了 1380 的三人套餐,好像有六道菜吧,還有沙拉吧可用,味道也不錯。
這顆白櫻花很漂亮 |
2017/01/14
RAV4 2.0 油耗紀實 (1)
今天,距離交車差一天四個星期,終於用掉一桶油。這段跑了502公里,加了 43.9 公升的95汽油,平均一公升11.435公里。期間走國道五號去了一次宜蘭市;走縣道106去了一次平溪十分。其餘就是幾天上下班,與假日在市區亂逛。整體來說,應該比前一台13年的1600cc Lancer 省油了。
以下有幾張里程電腦油耗截圖與路線的簡單說明:
某天早上送小孩上學然後去市區上班。8.5L/100km ,相當於 11.76KM/L。當天高架橋算順暢。所以平均時速有到 20km/h, 花了41分鐘
從新店經國三國五到宜蘭市。國三轉國五時,從南港隧道出來就開始排隊。其餘路況還好。這樣可以跑到每公升17.1公里。附帶一提,自動跟車系統還滿好用的。
走106縣道,經新店、木柵、石碇到平溪、十分。回程到石碇後,經國五轉國三到新店。總共花了三小時,油耗恰巧是測試值 13.6 km/L XD
同樣是送小孩上學然後上班,路線跟第一張圖一樣。但是這天車子就多了。所以花了74分鐘,平均時速剩13km/L,油耗只剩每公升8公里了。
這是當天回家,速度快些 16km/L, 油耗好一點到 9.1km/L
感覺是,如果在市區平面道路等紅綠燈、到地下停車場停車,那得要搭配一段順暢的高架道路,這樣才能達到市區的油耗測試數據 10.96km/L 啊。
春節假期會去南部,到時再與大家分享油耗記錄。
2016/12/12
2016/12/07
3M 汽車隔熱紙
當年買 Global Lancer 用的隔熱紙,是業代送 3M 8702M,只有車身與後檔,前檔沒貼。過了三四年,前檔加貼了極光 M70, 車身與後檔換了 3M 魔法系列 MF20。加貼前檔當然是為了整車有更好的熱效果,車身換掉是因為 8702M 的內反光很大,有 18%,晚上看後視鏡有點辛苦。MF20 的內反光是 9%, 好很多。
這次RAV4業代送的是 FSK 180. 內反光有10%, 跟目前用的 3M MF20 的 9% 差不多。本來想說先用用看,後來上網查了一下,3M 有一款 8803C, 內反光只有 5%, 可見光穿透率是19%, 跟FSK180 的 18% 差不多。雖然隔熱率51% 比 FSK180的 57% 略差,但是我更重視內反光。因為眼睛越來越差了,晚需要更清楚的視野,所以決定改成8803C。至於前檔我想要明亮一點,所以繼續選擇透光率 70% 的 M70, 沒採用透光率 40% 的 M40。
3M | 3M | 3M | 3M | 3M | FSK | |
8702M | MF20 | 8803C | M70 | M40 | 180 | |
可見光穿透率 | 36% | 22% | 19% | 70% | 40% | 18% |
外反光 | 20% | 5% | 5% | 8% | 7% | |
內反光 | 18% | 9% | 5% | 8% | 7% | 10% |
眩光隔絕 | 60% | 74% | 79% | 22% | 55% | |
總隔熱率 | 56% | 54% | 51% | 50% | 60% | 57% |
2016/12/06
Toyota RAV4 2.0
4.5代,2017年式 2.0尊爵
車身尺碼
長: 4605mm 寬: 1845mm 高: 1685mm 軸距: 2660mm 重: 1520kg
行李容積: 547L 迴轉半徑: 5.3m 輪胎尺寸: 225/65R17
風阻係數: 0.323 油箱: 60L
引擎
型號: 3ZR-FE 排氣量: 1987c.c.
最大馬力: 146 ps/6200 rpm 最大扭力: 19.1 kgm/3600 rpm
能源數據
市區 10.96 km/l 高速 15.72 km/l 平均 13.6 km/l
主被動安全配備
七具氣囊、VSC車輛穩定懬至系統、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
尊爵版還有 Toyota Safety Sense (TSS)
RAV4 是繼 Prius 之後,第二款在台灣販售有搭載 TSS 的 Toyota 車款。
TSS 有兩種,小車用 TSS-C, 中大型用 TSS-P. 美國的 RAV4 搭載的是 TSS-P,不確定台灣 RAV4 搭載的 TSS 是 TSS-C 還是 TSS-P。
根據這頁 http://www.toyota.com/safety-sense/ 的說明,TSS-C 有三項功能主動安全功能
- Pre-Collision System (PCS) – Vehicle Detiction (車輛預防碰撞)
- Lan Departure Alert (LDA) (車道偏移警示系統)
- Automatic High Beams (AHB) (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)
TSS-P 用了攝影機跟毫米波雷達,有四項功能
- Pre-Collision System with Pedestrian Detection (PCS w/PD) – (車輛與行人預防碰撞)
- Lane Departure Alert with Steering Assist function (LDA w/SA) – 有方向盤輔助的車道偏移警示系統
- Automatic High Beams – (跟 TSS-C 一樣)
- 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 – (車距維持巡航系統)
台灣的 RAV4 的 PSC 沒有行人偵測,但是有車距維持巡航系統; 另外,LDA 會在方向盤施予反向回饋力量。似乎是 PSC 是 TSS-C 的版本,其餘是 TSS-P. 也許可以這麼說,是拿掉行人偵測的 TSS-P
2.0 版本沒有BSM盲點偵測警示系統,可惜。